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首頁 > 最新話題 |
除引進外勞 應建公共優質長照制度 母親節前夕, 婦團11日上午在立院召開記者會,呼籲政府應檢討老年女性照顧,除引進東南亞看護,以「補充性」的外籍勞動力解決長照資源與人力不足的問題外,應儘速建立公共、普及以及優質的長期照護制度,並提供安全放心的照顧環境,讓女性長者無後顧之憂。 婦女新知基金會與民進黨籍立委尤美女11日上午在立法院召開「母親『劫』打劫女人!」記者會。
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長陳昭如表示,不管是政府或民間團體的母親節慶祝活動都強調母親「照護者」角色,但政府應重視這些「照護者」年老後需被照護的問題。她說,要求政府將照顧體制公共化、照顧責任性別平等化、照顧環境安心無障礙。
立委尤美女則表示,國家應該建立公共、普及的長期照護制度及平價的托育制度。相關制度完備,母親節才不會變成母親「劫」,女人的照顧勞動力才不會被持續打劫。
陽明大學衛福所助理教授、婦女新知基金會董事梁莉芳指出,1993年台灣就已邁入聯合國界定的老年社會,台灣老年女性處境比老年男性更邊緣化,罹患骨骼肌肉系統方面疾病比例也比年長男性高。年輕時,女性薪資多低於男性,影響退休金給付,老後更容易落入貧窮化處境。
梁莉芳表示,政府在規劃照顧政策和發展長照的同時,仍然不斷的強調家庭的責任以及維繫家庭功能的重要性。在現階段台灣社會的性別關係下,家庭的責任成了家庭中女人的責任。
她指出,因人口老化與少子化等人口結構改變的影響,政府為解決國內的照顧人力短缺,於1992年開放外籍看護工的輸入,前陣子,勞委會又降低申請外籍看護的標準,作為對民眾需求的回應。但透過市場購買的方式,真的能解決家庭的照顧需求?還是又將照顧責任的承擔丟回私人家庭?丟回家中女人的身上?除了引進東南亞看護,以「補充性」的外籍勞動力解決長照資源與人力不足的問題外,我們的政府在照顧的議題上應擔負更積極的責任,挹注更多的財政資源建置更完善、優質與普及的公共照顧服務。 |
新北市中和區中正路302號1樓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
||||||||||||
|
![]() |
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|||||||||||||
![]() |
![]() |